时政微纪录丨五十年,这一刻激动人心
时政微纪录丨五十年,这一刻激动人心 时间:2025-04-05 19:07:18
2009年1—3季度实际增长率7.7%,尚在潜在增长率以内,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8.9%,也没有超出潜在增长率的上限。
其次,影响简单的农村创业。缺少创业融资渠道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农民外出打工。
最近十几年,邮政储蓄在农村发展很快,但是只是储蓄,没有贷款,所以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净流出,没有流入。而且1990年代乡镇政府办了很多企业,这些企业后来很多都破产了。这并不是根本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给农民抵押品,比如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甚至实施土地交易民营化。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农村市场的贷款回报率是很高的。实际上,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初期发展的也不错。
意识形态在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的环境下,其重要性会减弱。没有证据表明农村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在政府加强管制后有大幅下降,可能还有上升。同时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实现出口翻番的目标,给人以邻为壑政策的印象。
美国在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已经伤了元气,而且经常项目逆差依然庞大,因此美元贬值是必然的,也是美国结构调整和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第二种选择是一次性升值,调整到均衡水平,这样就可以消除国际政客与投资者的升值预期,减少热钱流动。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实现完全自由的浮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亚洲国家,对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的做法也颇有微词。
但经济困难并没有完全消失,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价格上升一般严重滞后,因此完全靠价格调整实现实际汇率均衡,其实并不容易,否则就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情况。
比如一个常见的观点是,汇率政策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其他国家无权干涉。2005年汇改之前,美、日、欧联合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大多数东亚国家却对中国抱持同情与支持的立场。其实一个社会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非常正常。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开始走出衰退,资本市场强势反弹。
但短期内实现完全自由浮动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我们目前不考虑这一可能性。比如人民币对美元实行软盯住的做法,看起来应该是无可指责的,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影响了美元汇率的调整。现在美国政客将人民币汇率渲染成一个如此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其根本原因恐怕主要还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的因素尚在其次。有人提出也许未来有贬值的压力,因此反对现在升值,这哪里是市场经济的思路?我相信中国即将重启汇改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但汇率政策究竟如何改?还有争议。
而且利益集团游说宏观经济决策,也无可非议。但要做到这一点,未来一个多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
人民币到底有没有被低估?答案其实很清楚。改,也可能鼓励美国政客进一步提高筹码。
从理论上来看,名义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对实际汇率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如果要保持名义汇率稳定,可以考虑容忍相对较高的通胀水平。不过到现在为止,我对中美两国政府合作解开人民币汇率僵局仍然抱持希望。但固定汇率制仍然非常普遍,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一个例子。这一现象的背后,所反映的恰恰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担忧的非专业化货币政策决策。况且升值以后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新的升值预期。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对,但反映出来的是我们的决策者还抱持小国经济心态,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这一事实。
这些言论,所反映的却是国际社会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美元必须贬值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尽管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线性的。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10年很可能成为贸易保护年。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亚洲大部分货币相对于美元明显升值。
但热钱其实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与其躲避,还不如主动改革,积极应对,让银行、企业与市场学会应对资本流动的后果。事实上,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趋势还是稳步上升的。
建立市场机制不过归根到底,汇率水平由市场决定,这既是我们长期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利益所在。至于说操纵汇率、故意压低人民币估值,也缺乏法理依据。错失良机的后果是,我们被推进了目前所处的僵局之中: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当时应该是人民币退出软盯住汇率机制的最佳时机。
同时诱发大量外资流入,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增加流动性,最后导致高通胀风险。(2)一次性升值到位,消除未来的升值预期。
但这一方法的最大问题是谁也无法确定到底升值多少才能接近均衡水平。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重新开始进入加速通道,出口缓步复苏,全国各地甚至出现了民工荒,通货膨胀也在年底前由负转正。
美国国会提出25%到40%,如果一夜间实现这么大幅度的升值,可能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甚至击垮国内经济。避免严重的贸易战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固定汇率制尽管有一定的好处,但其弊端尤其是对经济结构的扭曲已经是有目共睹。我非常反感克鲁格曼关于人民币对国际经济影响的不负责任的猜测,但他关于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还是十分准确的。中国改革汇率制度,必须考虑国际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政策,多年来一直是极具争议性的国际经济话题。
毕竟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最终要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这其中就包括市场决定的汇率机制。但因为人民币没有升,它们的出口竞争力以及经济复苏就可能受到影响。
但现在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国际环境今非昔比。具体的方案很多,但基本的选择就是三个:(1)人民币名义汇率保持不变,但允许较高的通胀从而实现实际汇率升值。
有识之士应该能够明白如果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改革,2010年就一定会成为国际矛盾的一个焦点。而如果升值过度,就又可能出现大幅回调。